浅谈崇明山歌剧板腔体的形成

浅谈崇明山歌剧板腔体的形成

 黄 晓

 

崇明山歌流传于吴语系崇明方言地区,操崇明方言的人口约450万,地域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分布在上海市崇明区、浦东新区、奉贤区,江苏省南通市、张家港市、大丰市、靖江市、盐城市等十三个区市。

崇明山歌在这些地区的流传,是因为在清末民初时,大批崇明人出岛赴长江边、海边开垦滩涂地并定居,是他们带去了崇明山歌。

崇明山歌的发源地和主要流传地在上海市崇明区、江苏省启东市(原属崇明,于1928年另设启东县)、海门市(大部分地区原属崇明,于清代后叶划归海门县)、南通市崇川区(南部地区原属崇明,于清代后叶划归当时的通州),上述地区的居民原来都是操崇明方言的崇明人,民风习俗相同,所以海门山歌和启东山歌源于崇明山歌。

崇明有1400多年历史,由万里长江带来的泥沙积淀于长江口,孕育了崇明诸岛。元、明、清时因垦殖、避战事来岛定居的移民,带来了南腔北调的各种民歌、民谣,特别是来自江南的大量移民带来的“吴歌”,为“崇明山歌”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崇明山歌最早的记载见于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指南录》中。当年,文天祥摆脱元兵扣押后南下途经扬子江、崇明岛、苏洲洋时写下的诗句“……初谓悠扬真贼舰,后闻欸乃是渔船……”。其诗句中的“悠扬”和“乃”指的就是棹号!距今已有1000多年。明万历《崇明县志》“风俗类”也有记载:“有采茶歌、黄山号子、山歌之类,皆兵农歌之,以鼓力者。”

 崇明山歌由“小山歌”、“渔歌”、“号子”、“小调”、“民俗歌”等歌种组成。从风格特性分析,又有“上沙山歌”和“下沙山歌”两类,前者音调缠绵,一字多腔,唱腔有“开、合、接、拍”的变化。后者高亢激越、曲调多样,变化自由。

崇明山歌剧是由崇明山歌发展而来的新剧种,最早的舞台演出在1953年,迄今仅仅60多年,是个年轻的地方剧种。崇明山歌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53年——1959年的原曲阶段。虽然崇明山歌的曲调多达六十余种,但该阶段用于崇明山歌剧的曲调只有少数几个,主要是“四句头山歌”和“对花调”等,且原曲填词,没有专供演员和乐队使用的曲谱和过门,只是在剧本上有唱词的前面标上唱什么曲调。1953年反映土地改革的小山歌剧《三世仇》和1956年由长篇叙事山歌《摇船郎》改编而成的崇明(海门)山歌剧《淘米记》都是这样演唱的。该阶段的崇明山歌剧男女同腔、曲调单一、反复演唱、倒词众多,演出效果一般。

第二阶段为1960年——1975年的发展阶段。1960年,崇明山歌剧《梅娘与桃郎》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将“四句头山歌”第三句的落音和第四句的拖腔加以处理,区分了男腔和女腔。二是增加了《倚栏杆调》、《东沙调》、《青纱帐子》、《号子》等十几种曲调,丰富了唱腔。三是有了专供演员和乐队使用的曲谱,并有了来自原曲第一句或最后一句的过门。代表作有《梅娘与桃郎》、《打冬瓜》、《绣兜兜》、《领红旗》、《玉树银桃》等,该阶段的崇明山歌剧尚未解决倒词问题和没有专业的作曲,虽然离戏曲剧种必须具备的声腔和音乐体系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演出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阶段为1976年——1990年的革命性改革阶段。该阶段的崇明山歌剧演唱已采用作曲的方式,解决了倒词问题,代表作有《三叉路口》、《算命》、《老王送瓜》、《陌上断亲》、《水仙飘香》、《陆阿大卖小布》等十几部,并对崇明山歌剧的唱腔和音乐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规范和扩展了崇明山歌剧的声腔体系,改编和丰富了崇明山歌剧载歌载舞特色的伴奏音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保持崇明山歌特有风格的基础上,将《四句头山歌》、《倚栏杆调》等原曲作了不同旋律、不同落音的处理,产生了男女腔的基本骨架,嵌入上下赋的清板,变体为起承转合结构的有起腔、干板、甩腔的男女基本腔,再根据速度的快慢、组腔的不同、板眼的各异、旋律的变化和过门的长短演变为中板、慢板、快板、流水板、紧板、赋子板,来表现剧中人物舒畅、愉悦的情感和愤怒、训斥,恼恨、苦闷、失望、惊慌、焦愁等情绪,形成和规范了崇明山歌剧的板腔体系。

二是将典型的原曲乐句进行拓展,化出了不同调性的过门,结束了崇明山歌剧没有专用过门的时代。


三是采用移调法将只适合女腔对唱的《对花调》,上行四度转化为男腔,创造了优美动听、清新亮丽、同腔不同调适合男女对唱的《新对花调》。


四是将只有上下两句的《数牌调》、《巧尼僧调》进行变化发展,运用一板两眼和一板三眼交替的手法,创造了诙谐调侃或反派人物的唱腔。



五是将崇明山歌原曲与同调性的江南民歌相结合,派生出《新调》。



经过改革的崇明山歌剧唱腔完整规范、曲调丰富多彩、音乐优美动听,有以《四句头山歌》为基调发展而来的表现各种情绪的慢板、中板、快板、流水板、紧板、赋子板;适宜问答对唱的《对花调》;抒发情感的《倚栏杆调》、《香袋调》、《月下游调》;调侃恢谐的《巧尼僧调》、《牌名调》;气氛热烈的《小儿依得郎调》、《东沙调》,有适合载歌载舞的特色音乐,还有很多由原曲发展而来的“新调”。

通过几代崇明山歌音乐工作者几十年来对崇明山歌剧的不懈探索改革、不断发展创新,将在场头纳凉等场合演唱的俚歌发展成板腔体的戏曲舞台剧,奠定了“崇明山歌剧”在中国戏曲剧种中的地位。2019年,上海山歌剧(崇明山歌剧)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编撰出版的《中国戏曲剧种全集》。

 

 

(作者为:崇明山歌上海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2021年6月

 


添加时间:2021年12月1日 14:27

群文活动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