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记忆

 

春节的记忆

 

作者 钟立红

 

一年一度的春节转眼即至,在我的记忆中,还是小时候过春节的情景记忆犹新。

我出生在十年代的小,长在文革动乱年代。那时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我们国家当时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工业经济相辅,全国上下物资十分匮泛,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享受根本谈不上较高标准,在农村的人们的吃饭穿衣还普遍处在温保之中,但我们儿童少年时代到过年时还是感到快乐。因为只有到过年时多少会有新件衣服穿,有鸡、鸭、肉、鱼等好菜吃,有各种果子吃,大人会给小孩子点儿压岁钱,有爆竹玩,可以无忧无虑走外婆、姑妈、叔叔等亲戚及邻居家玩,要到过完元宵节才会收心。

当年的果子是各自家里做的土果子,一类是用沙子炒出来的红薯片、红薯丝、小黄豆子、玉米、南瓜子等之类的炒果子,也有用糯米粳米粉混合起来做成的三角形、平形四边形、棱角形、圆形、条、块、扇等各种形状的炒果子,六十年代后期油炸类的果子开始多起来;另一类是选取胡萝卜、白萝卜、干豆、刀豆、茄子等菜用开水泡,太阳晒,蒸一蒸,然后拌上辣椒粉、糖、盐等做成的咸果子。家里就用这些土果子来过春节,即是自家过年吃,又用来招待客人。吃起来又香又甜大家都很高兴。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我们小时候除了在家里吃,还要带出来给玩伴吃,很是开心。

再说过年的一桌菜。过年的菜我们比平时要讲究很多。一般要上十个菜,头碗红枣鸡蛋百合、二碗肚片、三碗果饭、四碗兑菜、五碗腊肉(或红烧肉),六碗肉皮酸辣汤、七碗牲畜(鸡)、八碗油豆腐、九碗肠丝炒笋片、十碗全鱼,这十个土菜寓意十全十美年年有余。另配四个腊味特色的小拼盘。当时山里很难买到鱼,因此十分珍惜,炒了鱼一般都舍不得吃,要等到过初七以后才能吃上鱼,连客人也不会随意动它。

又说大年三十日守岁,那时没有电,没有电视,更没有春晚节目,文化生活可以说是为零,每家每户都是足不出户,是守在自家灶屋里度过,灶前用柴燃烧着大火,求的是来年越来越旺,人旺财旺家旺,边吃果子点心,边听大人给小孩子们讲些故事,什么武松打虎、孙悟空太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故事,听得那么迷人,听得那么神奇,就这样在灶屋子的柴火前说着、守着、听着、乐着,一直守到很晚时,大人就给小孩发点压岁钱,那时只有几分至一角、后来到五角,得到压岁钱后才会去睡觉。母亲年前会给小孩一件新衣裳,所有这些确是一种奢望,因为每家人都子女多,衣服只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的穿不了就留给下一个穿,做弟弟妹妹也不会嫌旧,只要不冻着有穿就行了。因此只有到过年添一件新衣裳,这些愿望真真要实现,做父母还是很有压力。因此流行一句名言叫小孩盼过年,大人盼插田。就是这种心境。

我们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度过,到了改革开放八十年代后,过年一年比一年才丰富。一年比一年过得火红。

现在,人们吃多好,穿多好到不重要,而是还有亿万打工大军在全国地追求各自的梦,现在要实现回家过年梦有多难。人们过年盼的是亲人团圆,盼的是安宁,传承的是孝敬,传承的是文化。

 

作者简介  1965年生1989年毕业于荆州师范学院(长江大学)。喜欢文学创作,有诗歌、散文作品千余首(篇)发表在民兵生活》、《沧浪》、《江宁文艺》、《云安文艺》、《小兴安岭文学》、《绽放》、《北盘江》、《梵净山文化》、《好花红》、《东坡风》、《大公井》、《绮罗文艺》、《盖州文艺》、龙信、《牡丹园》、《易读》《卫城文苑》《零陵文艺》《季节风》、《易读》、《湫虹》、《福建信访》、《大洼文学》、《红地角》、《阳江文化》、《薛域风华、《文存阅刊》、《安徽国资》、《神山风》、《平型关文艺》、《盘山文艺》、《九嶷山》、《古峡文学》、《西乡文艺》、《通肯文苑》杂志等全国数十家报刊。

添加时间:2019年4月16日 14:11

群文活动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