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木人头戏”

 

走近“木人头戏”

 

崇明扁担戏俗称“木人头戏”,是清代嘉庆年间由苏州传入的,至今亦已历史悠久是我国单人木偶戏中仅存的表演形式,2007年已经入选上海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月26日下午1:30,在港沿镇文广站103室,由非遗传承人朱顺发为港沿镇的居民们送上了一台别开生面的“木人头戏”。

只见朱老师一根扁担一端挑着小舞台,一端挑着高脚凳,走进了港沿镇文广站。朱老师先手把手地教现场的居民怎么让木偶在手中能灵动起来,接着把扁担的一头插入凳子下横档的榫里,将上端小舞台加以固定,然后躲入到小舞台后边,坐到用拖地布幔围起来的高脚凳子上,双脚踩响在高脚凳凳面下横档上的锣钹,一阵击打之后开始了他的表演。朱老师操动套在手指上的布袋木偶,用嘴来来摹拟《水浒传》中人物的道白、唱腔,间或还辅之描述打斗、格杀的口技等。这种一个人既当演员,又当伴奏员;既用手指演绎角色,又用嘴巴演唱台词、摹拟口技的戏剧,在崇明岛上被称为“木人头戏”,称之为“扁担戏”。 有几个年纪稍轻的居们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观看崇明扁担戏,简直太不思议了”!

崇明扁担戏是一种非常有个性、有特点的民间戏剧其中还有原生态艺术素养,是过去时代民间艺术的遗存。有文章曾提到流传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崇明扁担戏由于本身的局限,如用崇明方言表演,再加上如今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扁担戏已经失去了正常的观众圈子面临失传的危险。随着时代的发展,总有些东西要被丢弃,无论人们如何舍不得。

 

港沿通讯员 刘艳

2019年2月26

添加时间:2019年4月16日 14:01

群文活动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