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的粽子

飘香的粽子

先前这个时分,乡间长长的泯沟沿上,芦苇该长得有一人多高了。宽宽的苇叶在初夏的微风中轻轻地摇曳着,如婀娜的少女在扭动着身姿。不时会看到有人在沟沿边上挑拣着,採摘那又长又宽的叶片。       记忆中,母亲每年也都在这个时候,上沟沿边採摘上几大把芦叶。拿回家里后,用开水略烫一下,用来包粽子。不知为什么,在我们崇明乡下,包粽子被称作为“裹粽子”。母亲会裹各种各样的粽子,有敦矮厚实的三角粽,有高瘦细匀的长脚粽,有饱满结实的斧头粽,还有据说是煮熟后可以用来挂在蚊帐的帐钩上驱赶蚊子的关门粽。那裹粽子的料,也名目繁多。有红赤豆,有花生仁,有红枣,有豆沙,也有酱肉、排骨、蛋什么的。当然,酱肉也好,排骨也好,蛋也好,母亲只是偶而裹上几只。对当时的农家来说,猪肉和鸡蛋还是偶然才能享受的美食。家中所裹的粽子,以赤豆粽、花生粽为多。还有是干脆什么配料也不放的白米粽。裹粽子的时候,母亲把圆圆的竹匾搁在凳上,里面堆着烫过的叶片,面盆里盛着淘好的糯米。母亲一边用灵巧的手指摆弄着芦叶,一边给我们兄妹几个讲故事,那喝了雄黄酒现身的白娘子,那戏金蟾的刘海……。待到竹匾里的芦叶和面盆里的糯米变成一只只粽子时,我们早忙着将它们放到锅里,又在灶肚内架起树柴烧煮起来。没多久,芦叶和糯米混杂的清香会随着锅盖内的热气飘逸出来,猛吸几口,嘴里的口水会突然间增多。但是,我知道,这粽子要在锅中,让灶肚内树柴的余热焖上一夜,第二天才熟透。

讲起吃粽子,我最喜欢的就是赤豆粽。端午节前后的那段日子,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上一只粽子,轻轻剥掉上面的芦叶,然后用一只筷子插好,再将将它的尖头伸到盛着砂糖的小盅里一蘸。嗬,那雪白的米粒里嵌着红艳艳赤豆的粽子,相信远比现在的孩子们喜欢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快餐来得诱人。

由于产量低的缘果,那时候的生产队糯稻种得很少。每年秋后分得的一点糯米,经历了过春节时的蒸年糕,元宵节时的做圆子和立夏节时的熯烧饼,早就所剩无几。但是,端午节的粽子又是必需裹的。母亲对此总是早有准备。她会想方设法将糯米积攒一点,到时候从坛里倒出来,再加上一点白米、赤豆、花生、红枣,所裹得的粽子也足以煞煞家里几个孩子的“馋头”。

记得有一年端午将临之际,母亲又和往常一样把糯米从坛内倒出来,嘱我到水桥上去淘。那天的泯沟里,不知为什么有几条小鱼一直在水桥边转悠。就在我准备伸手去捞它们的时候,一不小心,竟把搁在水桥板上盛米的“烧箕”踢翻到了沟中,里面的糯米全部泼洒到水里。这可是用来裹粽子的糯米啊!我吓得不知所措,不敢回家,偷偷地溜到宅边的一个玉米秸垛里藏了起来……直到第二天母亲催我起床起,才知道昨天晚上家人找了我好多时候,最后母亲在宅边玉米秸垛里抱回了熟睡的我。“吃吧,吃完早点上学去!”母亲递给我两只粽子。我迟疑着剥开芦叶一看,噢,原来是面粉粽。后来妹妹告诉我,那是母亲用面粉调成半稠的糊状后,再放在芦叶中裹成的。吃在口中,它虽然没有糯米粽的粘糯,但却是松松的,软软的,有蛋糕的感觉。

母亲过世之后,家中就再也没有会裹粽子的人了。兄妹几人有时候议论起此事,往往后悔当时没跟母亲学一学。每年端午节来临之际,嘴馋了就到超市里去买几只解解馋。只是这粽子都是千篇一律的样式,再也见不到母亲所裹的那些三角粽、高脚粽、关门粽子。包粽用的也是箬叶,而不是芦叶,因为那些绿缤婆娑的芦苇,在乡间已很难找到它们的身影。那泛着芦叶清香的粽子,已只是我梦中奢侈的回忆……特别是母亲当年那用面粉裹成的粽子,多少年过去了,仍印象鲜明地留在我的脑海里。多么想再尝一尝这松软的像蛋糕样的粽子!如果有机会来崇明旅游的人能尝到这样的粽子,相信也一定会喜欢上它!

不久前见到报纸上有这样的消息登载,说是现在的商店里,也有了一只卖100多元的极品粽子。见到这样的消息,更使我怀念起崇明乡下的农家粽子。

唉,这平民化的食品,为什么竟也和月饼一样,卖起了天价?

写一首山歌吧,为这充满了乡愁的粽子!

五月端午粽子歌

 

(合)

五月端阳起南风,

大树底下绿荫浓。

夫妻双双场头坐,

话笑说笑来裹粽。

 

(女)

一把芦叶清又清,

一盆糯米分量重。

轻包轻绕紧紧扎,

巧手飞翻裹成粽。

一只二只不歇手,

三只四只快似风,

五只六只堆一堆,

七只八只半木桶。

 

(男)

雪白糯米加赤豆,

最喜见人白里红。

粗粗胖胖长生果,

外加红枣放当中。

 

(女)

三叶包只关门粽,

四叶包只斧头粽,

五叶包只矮脚粽,

六叶七叶长脚粽。

 

(男)

芦叶片片放清香,

金黄关草扎成功。

样子只只叫人爱,

带生看看也心动。

 

(女)

看你只会掏浆糊,

卷片芦叶当号筒。

米里吗啦瞎吹吹,

碰脚碍手挡人工。

 

(男)

娘子生来好心葑,

手指灵活来裹粽。

芦叶喇叭我来吹,

男女搭配最出忪。

 

(女)

灶肚里厢架树柴,

风箱拉得火苗红。

阵阵清香热气冒,

尺八镬里来煠粽。

又烧又煮又是焖,

只等天明告成功。

 

(男)

清晨听见鹧鸪啼,

揭开镬盖捞起粽。

芦叶一剥筷子插,

尖头伸进糖缸中。

送到嘴边咬一口,

巴掌着身不觉痛。

 

(女)

小人吃了斧头粽,

结结棍棍力道凶。

无毛无病不痣夏,

人宕塝里称英雄。

 

(男)

老人吃了长脚粽,

声音响来像铜钟。

头清眼亮体矫健,

好比南山不老松。

 

(女)

夫妻吃了矮脚粽,

互敬互爱互尊重。

做事有话有商量,

日脚越过越火红。

 

(男)

家里裹了蛋黄粽,

家庭团圆笑融融。

敬老爱幼多和睦,

天伦之乐乐无穷。

 

(女)

家里裹了关门粽,

帐子门前挡蚊虫。

不怕叮来不怕咬,

睏到东方红彤彤。

 

(男)

吃了一只又一只,

吃得直喊肚皮痛。

 

(女)

好吃也要有节制,

莫要头脑昏咚咚。

(男)

吃罢粽子去上镇,

跑得快来像阵风。

卖忒小布换铜钿,

早去早回不当工。

 

(女)

吃罢粽子坐布机,

筘夹再重推得动。

吱嗒啊嗒不停顿,

只盼落机早完工。

 

(男)

夫妻赶去看龙舟,

港边到处人潮涌。

选手吃了端午粽,

划船个个赛蛟龙。

 

(女)

看客吃了端午粽,

喝彩不怕脸孔红。

大呼小叫喊加油,

谁最领先谁英雄。

 

(合)

五月端阳枇杷红,

家家户户忙裹粽。

崇明粽子赛嘉兴,

人人吃得乐融融。

添加时间:2024年7月20日 10:25

群文活动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