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民谚民谣与传统文化

 

 

崇明民谚民谣与传统文化

柴焘熊

内容提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单纯的指在易经、诗经和诸子百家等所谓的国学之内,它也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戏剧、曲艺、国画、书法,乃至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谚语、成语、民歌等。本文阐述的是传统文化的几个重要内涵在崇明民谚民谣里的体现。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民谚 民谣 孝道

 

 

说起我国的传统文化,一般人都以为就是国学,国学的精髓就是易经、诗经和诸子百家。其实,中华传统文化还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乃至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谚语、成语、民歌等。比较正确地说,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

崇明虽然只有短短的1400年历史,但是在这1400年中,崇明的老百姓也创造了包括民谚、民谣、民歌在内的许多优秀文化。这些民间文化,同样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孝道和谐等思想。本文想就此作一下浅显的分析,以就教于各位。

 

一 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崇明民谚里的体现

为了与天地斗争,我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将其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崇明地处江海之交,常年受到惊涛骇浪的侵袭,所处的沙洲涨坍无定。为了保住家园,为了生存,永不屈从于风潮雨雪淫威,与之作一次又一次的奋勇抗争,于是就产生了“开河做岸扁担命”“不怕搬沙鬼,就怕促觞(吃)鬼”“一根扁担两头翘,烂泥挑成崇明岛”“不怕潮水发得汹,就怕人懒不肯动”等民谚。这些谚语十分真切的反映了崇明老百姓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潮水要冲垮大堤吗?他们就认定了年年都开河做岸的扁担命;沙洲要涨坍吗?他们就哪里涨出土地哪里去围垦。正是由于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支撑,正是有了一代一代人与大海不屈不饶地抗争,崇明才由当初长江口不起眼的两个小沙洲,变成了今天富饶秀丽的祖国第三大岛。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孔子曾经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曾经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孔子孟子的话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于自立、自尊的人格的尊重。正是因为这种美德的百年千年的流传继续,才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崇明谚语中的诸如“人要有志气,虎要凭威风”“宁愿饿煞,不能犯法”“宁愿站着死,不求跪着生”“有理不怕势来压,哪怕快刀颈上架”“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等,也深刻地揭示了崇明老百姓为人处世时的自立和自尊的人格。“宁愿站着死,不求跪着生” “有理不怕势来压,哪怕快刀颈上架”,是何等地教人自尊;“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 “人要有志气,虎要凭威风”,是何等地警人发奋。
  

二 传统文化中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在崇明民谚里的体现

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深深地打上了忧患意识的烙印。还有如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柳宗元的“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也深深地体现了这些民族精英对于国家的前途和人民命运的担忧。中华民族是历经风雨的民族,也是饱经忧患的民族。天灾人祸弱肉强食暴力战争使得她的子孙多灾多难常常处在危亡之中不能不产生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进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催化剂和动力源。它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因此在千百年生存发展进程中,它始终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它认识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强调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它倡导以天下为己任,任劳任怨;它将忧患与勤俭相联系,告诫人们“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它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宝贵经验教训。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崇明就有“天下乱,崇明沙上好避难”“海啸堤岸不太平,荒年天下不太平”“人贪世道乱,官贪天下乱”“渔团(一种抗击入侵海盗的渔民武装组织)不练兵,等于花地生毛病”等忧国意识的民谚。这些谚语,表达了人们对于世道乱象的忧心忡忡;揭示了对于贪官乱世的担心;披露了对于壮丁惰于训练的忧虑。崇明还有“丰年要当歉年过”“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天晴捉漏,干旱开沟”“碗头上省,筷头上剋”等民谚,这些谚语,强调了有备无患、防患未来的重要强调富足时应该牢记节俭的美德。

 

三 传统文化中的以德化人在崇明民谚里的体现

以德化人的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亦即是以德来感化百姓,教育大家。纵观我国,历朝历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早在春秋时期,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六个方面,他就把礼放在了首位,这充分体现了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这里,我们可以举上崇明谚语中的一些例句,它们也同样体现了以德化人的理念:“人怕私心地怕荒”“裁衣有尺寸,说话有分寸”“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话人好勿要锦上添花,话人坏不要节外生枝”“修桥补路子孙多,断桥绝路下油锅”“失去黄金能再得,名誉扫地无挽回”“烧香要烧枯庙里,救人要救落水人”等等。这些以德化人的朴素民谚,真是沙洲百姓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
    

四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持中在崇明民谚里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亦即人们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能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还认为,要达到上述的三种和谐,就必须坚持"中庸"之道,即做事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反对走极端。这里,我们可以看看崇明民间谚语中关于人与人和谐的一些说法:“树要根好,人要心好”“烧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行船缆绳要长,做人度量要大”“勿争自己好,勿夸自家功”“平时肯帮忙,急时有人帮”。再看看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些谚语:“人靠饭长,地靠人长”“人冷穿衣,麦冷盖泥”“春雨贵如油,落多反而愁”“人老怕断气,种田怕脱季”“人勿亏地皮,地勿亏肚皮”。崇明乡间历来以农耕为主。庄稼收获的丰歉全在于人和土地相处时的协调配合,上述这些农谚科学地总结了其中的和谐之道。

 

五 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在崇明民谚里的体现

孝道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孝与感恩体现着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也是今天我们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早在周代,人们就已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提出至德(道)、敏德(行)、孝德这“三德”;提出学孝行,以亲父母;学友行,以尊贤良;学顺行,以事师长的“三行”。春秋时期的《左传》中,也有“六顺”亦即“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的说法。孔子更是继承了先前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把孝放在教学首位。后来,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善”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亦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孝、悌、忠、信之说。到了宋代,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构成了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哲理化的道德教育思想,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由此我们可见,孝道贯穿百代,已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累世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今天,我们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在崇明的民谚民谣和民间故事中,也有着许多反映尊老敬老这一孝道的内容。这里不妨举上一些民谚:“爷娘养我小,我养爷娘老”“水有源 ,树有根;勿孝爷娘是宗牲”“路程遥遥去烧香,不如在家敬爷娘”“勿争勿吵毛病少,开开心心活到老”“笑笑笑 ,老变少;愁愁愁 人短寿”“勿急勿躁,勿会见老”“不发愁 ,不担忧,年纪好到九十九”“合家和睦,四季长乐”等。在民谣方面,我们可以听到如“牵磨结嘎支,牵勒哈人吃?牵勒郎郎吃。郎郎吃仔看黄牛,黄牛跌勒池坑里。一根芦头攉勿起,两根芦头直攉起,一攉攉到半天里,落到外婆场心里,驼仔外婆到屋里。两碗油摊塌饼抬出来,一碗外婆快点吃脱伊,一碗带给外公尝尝伊。外婆一听笑嘻嘻,夸我郎郎懂事体。牵磨结嘎支,牵勒哈人吃?牵勒郎郎吃。郎郎吃仔看黄牛,黄牛跌勒池坑里”,这样子孙男女孝敬老人的儿歌。也可以听到“东家一个太好婆,天天就像笑弥陀。年纪已经九十多,见人总是笑呵呵。东邻西舍人缘好,外加还会唱山歌。哩哩啦啦一阵唱,句句好听入耳朵。一日三顿常吃素,朝里朝外生活做。忙仔田里忙屋里,又掇凳来又烧火。子孙男女劝伊尝(休息),伊话要做勿肯坐。头清眼亮做引线,丝线再细穿得过。男女商量为伊来做寿,伊讲做不做寿不在乎。我矫矫健健精神好,再活十年也不嫌多”这样反映和睦大家庭生活的歌谣。

  

总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崇明民间文艺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做好对它的搜集整理研究,是我们民间文艺工作者无法旁贷的应尽之责。  

 

添加时间:2023年5月26日 09:53

群文活动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