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崇明的乡愁

              话说崇明的乡愁

(孙菊)

     近年来,人们都在谈论乡愁。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对家乡的情感和思念; 乡愁是对家乡眷恋的心结和状态。      

   我们知道,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社会演进并通往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是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文明的一种根本变迁,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部署。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自然村落不断的减少,城镇数量、规模不断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农村老家,进城生活使农村空巢化现象日趋严重,使依托于农耕环境、存在于乡间的民风民俗正日渐陷入式微的境地。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关注、谈论乡愁。

    这里,我们来说说崇明的乡愁

            美哉,崇明的乡愁

    崇明的乡愁,体现在优美宜居的环境里。

    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岛上水土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崇明清代年间有文人在其诗文中这样描述崇明的居家:“四围一碧水深深,翡翠衔鱼度竹林;但得桥根添画舫,卜居何必近湖心”;“春潮两岸镜中看,菜园桃溪路曲盘;俗仆税轻鱼蟹贱,村农原不羡高官”······这样优美宜居的环境,怎么能不勾起人们的乡愁?

    崇明的乡愁,体现在风味独特的土特产上。

    地处长江口的崇明岛产有许多独特的土特产,如白扁豆、芦

穄、大红袍赤豆、香芋、白山羊、、老白酒等等,均为外地所罕见。崇明糕的香甜,香酥芋的粉糯,金瓜的脆嫩,老白酒的绵柔,江鲜海鲜的美味。拾碗头叫人口水直流;吃讲醵让人没齿不忘。······这些别有风味的土特产,怎么能不使家乡的游子终身难忘!    

     崇明的乡愁,体现在居家度日的生活中。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的一个个民俗活动;那孩提时代的种种儿童游戏;那节庆时候的民间文艺表演。扁担戏的锣钹声,貊貔舞的鼓点声,牡丹亭行街的长队,待娘娘庙会的巡游,乘风凉时的长脚白话,莳稻拔秧时的对山歌,正月元宵的打春牛,五月端午的裹粽子······这样多采斑斓的居家度日生活,怎么能不使出生在沙洲的人记忆犹新?

    崇明的乡愁,体现在一年四季的辛勤劳作中。

    那日常农耕的器材,那播种收获的过程,那开河做岸的垦拓,那田间耕耘的种种。钉耙的扒动,连枷的起落,田头的喊担,牛鞭的挥舞,矮钎的开掘,泥络的倾倒,小车的推转,洘沟的喧嚷,扬场时引风的口哨,弹花时鸣响的弓弦,令人历历在目······这样伴随播种、伴随收获、伴随生活的劳作过程,怎么能不烙印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崇明的乡愁是崇明人最朴素最真挚最恒久的情感,这种情感有很大的魔力,它于生命个体而言,能拴得住人心;它于茫茫人海而言,能寻得到同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愁与我们与生俱来、终身相随。

    美哉,崇明的乡愁!

          

           哀哉,崇明的乡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愁也在人们的心目中日渐淡去。

    一 劳动方式的转变使乡愁失却了依托。

    我们知道,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转移到城镇成为市民后,割断了他们同土地的“脐带”。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扩大了经营规模的家庭农场、专业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现在他们实施的大都是机械化的耕作。那种播种、培管、收割三弯腰的劳作过程,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场景已在乡间很少再见。因此,乡村里一大批关于农耕活动乡愁就失去了存在的境地,没了依托。拿我们崇明来说,典型的是崇明山歌。在已经解决了三弯腰的辛劳,解决了牛耕播种、肩挑收获之苦的今天,也自然就没有人会再在田间埋头插秧时吟唱莳稻山歌,在田埂肩搁扁担时放歌挑担号子。那悠扬悦耳的领唱齐唱,那激越高亢的合唱和唱,那充满情趣的男女邀唱对唱,再也无法在机声轰鸣的田头找到自己的领地,再也无法在乡野据有自身的空间。       

    许多和农耕有关的非遗工艺,在城镇化进程中,也没有了自己的市场。如曾经是崇明乡间最为重要的运输工具小车子(独轮车),被拖拉机、汽车取代后,没了它的踪影,再也无法找到打造小车子的工匠,自然也就没了推小车子人口中,那和着咿咿呀呀车子声的《推小车子歌》了。崇明乡间在寒冷的冬天用来御寒的芦花靴,被雪地靴、棉皮鞋占领市场后,丢失了芦花靴编织的工艺,自然也就没了在油灯下晃动身影、自得其乐地哼唱的《编芦花蒲鞋歌》了。不见了摇船捞河泥积肥的场景,不但丢失了河沟里的小舢板制作工艺,也没了《罱河泥歌》、《摇橹歌》。少了造房打墙基的活计,也就少了打夯号子;缺了种棉採花的劳作,也就缺了种花收花歌谣。

    二 生活空间的改变使乡愁缺少了延续。  

    农村城镇化将大批农民吸引进了城镇生活,农民进入城镇转变为市民后,“脱了草鞋换皮鞋”,“弃了平房住楼房”,生活空间、消费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往那种在农村买了洗衣机当粮缸,买了电视机当装饰,买了电冰箱当衣柜等笑话再也不复存在。他们的住房也讲究装潢,他们的家居也追求舒适,他们的布置也期盼时尚。早先乡间男耕女织年代的许多乡愁,已经在焕然一新的居住地没有了立足之地、容身之处。

    拿崇明土布来说,它曾经是崇明当年主要的支柱产业,乡间百姓赖以糊口养家的谋生手艺,是崇明人以前心头抹不去的乡愁。清末民初时期,崇明全县的织布机达10万台左右,产量位居江南松江、江阴后的第三位,产品曾远销至东北三省和南洋群岛一带。尤其是崇明土布中的间布(花色布),更是山东鲁西南一带姑娘出嫁时嫁妆中的抢手货。但是,纺织土布时需要用到的纺车和织布机,体积比较大,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浆纱、经纱时亦要占用宽大的场地。旧时农家院落宽阔,房屋质量虽然一般,但却宽宽敞敞,放置织布机、纺车自然不在话下。于今,农家虽然住进了有房有厅的楼宇,但他们往往不适应这样的空间,感到局促狭小,自然不肯腾出空间,把织布机、纺车搬进楼内。这样一来,没有了崇明土布的纺织,那关于它的乡愁又何以延续?

    再如崇明芦苇制品的编制手艺。崇明岛的沟边、河边、江边、海边历来长满了芦苇,岛上的农户居家生活也离不开芦苇的制品。如囤粮用的盏条,扫地用的畚箕,睡觉用的铺板,晒物用的帘子,防潮用的芦扉等。“疏篱爬青藤,豆架开小花”,芦苇编成的篱笆上爬满了丝瓜的藤蔓。芦苇搭成的棚架上开满了扁豆的花朵,这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场景真让人记忆犹新。如今,城镇化了,农民的居家生活空间有了改变,谁家还会再用这样的芦苇制品?谁家还会推篱笆(崇明人把编制篱笆叫推篱笆)、搭棚架?芦苇制品的编制手艺退出了日常生活的舞台,那关于它们的乡愁何以再续?

    崇明灶花亦然。灶花依附于灶头。灶头早先是乡下农家一日三餐离不开的老朋友。灶头上面的一幅幅寓意吉祥的图案是灶花,它与农民朝夕相处,承载了农家多少美好的希望。城镇化了,楼宇内当然容不了大大的灶头。洁净方便的液化气灶替代了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灶头,绘制灶花的艺人,还有施展手脚的天地吗?没有了灶头作载体,那灶花还能传承下去吗?

    三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日常的生活淡出了乡愁。 

    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习惯于农耕作业的老百姓,摆脱了对传统的居家习俗的依赖,使部分乡愁没了人们对它传承的需求和保护的意愿。

    如崇明气象谚语,起始于种花种稻的农耕时代。那时的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农业有好的产出和渔业有好的收成,在长期的与天地抗衡过程中,总结出了不少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给了后人的生产、生活许多帮助。特别在作物培种和出海捕鱼方面,更是功莫大焉,因此它能耳口相承,代代流传。

    但是在气象卫星上天,计算机万能的今天,精准地预报天气已不是什么难题。有关天气的变化,电子屏幕的滚动播报,手机短信的狂轰滥炸,电视荧屏一天几次的预告,报纸媒体的近远期分析预测,气象部门的警示提醒,早让人们对每天、每个时段的天气变化了然于胸。靠天吃饭的渔民、农民再也不用乞求于天气谚语的指导进行生产;上路出门的行者再也不用依靠天气谚语的提示安排日程;老人小孩再也不用借助天气谚语的叮嘱添减衣服。何时起风,何时有雾,何时发冷,何时高温,随时都可以了解,到处都能够打听。人们根本用不着在脑海中搜索什么“三朝迷雾发西风”的谚语,计算今天是第几天了?人们也无需要再在记忆里寻觅什么“邋遢冬至干净年”,去回想旧年的冬至那天是否下过雨?

    新春的诸多乡愁里,“掇三姑娘”是崇明民间早年在闹元宵时的一项民俗活动。它通过百姓在元宵节时请三姑娘(崇明人将坑神紫姑称为三姑娘)的方式,来问卜全年的农事,来祈求收成的好坏,来预测虫口的多少。时至今天,科学种田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农科部门每年都会对作物的播种收割,对病虫的防治扑杀进行指导,人们再也用不着犯心操劳去搞什么“掇三姑娘”,因此这一民俗活动的消失亦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在崇明,类似的还有祈望出海捕鱼能获得丰收的“待娘娘”(崇明渔民把妈祖称为娘娘);指盼病孩转危为安的招魂叫火等。时代的进步使得渔民都知道鱼类的捕捉要注意适量,绝对不能滥捕滥捉;病孩的安康得依赖医生的治疗,那种天真地希望通过什么仪式来取得效果的做法只能获到心理上的满足。

    通过以上的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愁的式微虽然不是人们刻意为之,但确有其被淡忘的缘由。但它们毕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依托,毕竟是一种值得怀念的记忆,毕竟是一种留载有前人美好追求的印履。一旦真的丢失了乡愁,我们岂不成了无根的浮萍?

    哀哉,崇明的乡愁!

 

               乐哉,崇明的乡愁

    那么面对今天乡愁的现状,我们又该如何去保护和重构它们呢?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几方面的举措:

     一 旧瓶装新酒。

     如前所说,劳动方式的转变使乡愁失却了依托,乡村里那大批依托农耕活动的乡愁失去了存在的境地。对于这些诸如演唱山歌、号子,演出舞蹈等能勾引起我们乡愁的民间文艺项目,我们可以利用已经采集到的曲调素材、舞蹈语汇,配合当今时代的审美需求,表现现在社会崭新题材,组织填写新的唱词、编创新的舞蹈节目。例如,区的文化部门运用已经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崇明山歌曲调,填写了《挑花篮妹妹耕田郎》、《崇明老白酒》、《新对花》等独唱、表演唱,编排了《戏春牛》、《又见掇三姑娘》、《东滩女》等舞蹈,既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又为原来对崇明山歌演唱念念不忘的人群寻觅到了久违的乡愁,对日渐式微的民间文艺的传承、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让年轻一代了解并喜爱上了崇明山歌这老一辈人心中不可或缺的乡愁。。

    二 新景纳旧物。

    前文也讲到过,生活空间的改变使乡愁缺少了延续。农村城市化后,许多农户都住进了高楼,在装饰一新的二居室、三居室内,没了宽敞的庭院,少了阔大的厅堂,农耕年代的种种乡愁,已经在高楼林立的小区中很难找到容身之处。土布织造也好,芦制品编织也好,竹器加工也好,只能走向日渐湮没的境地。对于这些乡愁,我们认为采取新景纳旧物的方法,在近年来新建的农家乐景点或新开发的旅游景区内,设置专门的示范点,把这些项目安排进去,并在那里培训管理人员,由他们学习后向游客进行表演,以此来达到传承和保护。我们崇明的土布织造、芦制品编织等项目,所占用的场地面积大,尤其适宜采用这一方法,以重新唤起人们对它们的织造制作方面的乡愁。

    三 新旧两结合。

    既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淡出了以往的乡愁,那么,对于既不适用旧瓶装新酒、又不适宜新景纳旧物举措的那些乡愁,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新旧两结合的方法来重新唤起人们的记忆,加以体验。如前文讲到过的崇明灶花。随着液化气灶头的兴起,农家住房条件的改善,那种用砖块砌成的煮菜烧饭的土灶已经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灶花也由此失去了传承的载体和依托。对于这一颇有特点的民间美术,我们就可以采用了新旧两结合的方法,首先择地建立起新的展示馆,然后在内安砌上各式老灶头,在上面绘制上多种多样吉祥如意的灶花作品,以供大家参观。众多的农家乐、开心农场、民宿,完全可以在新场景里布置老物件,开辟拟模早先的活动场景,建起有关的展馆,让老一辈勾起怀旧的乡愁;让年青一代追前辈难忘的乡愁。这样,农家乐、开心农场、民宿也就有了生命力,成为吸引人的农村乐园。

     乐哉,崇明的乡愁!

 

 

 

添加时间:2023年5月26日 09:48

群文活动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