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 乡村文化重塑的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 乡村文化重塑的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的目标是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全面振兴发展,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特有的历史人文资源,能够以其宝贵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推动乡村经济、生态的全面发展繁荣,因而乡村文化对于乡村全面振兴有着铸魂筑基的关键作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时至今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发展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全面振兴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经济的发展成果显而易见,但是乡村文化的繁荣振兴却仍旧任重而道远。重塑乡村文化发展振兴机制,重新焕发乡村文化的时代生命力,实现乡村文化对于乡村全面振兴的铸魂筑基,是当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发展

乡村文化是乡村独特的生态人文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习俗背景下形成和不断发展而来的有别于现代城市文化的文化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和根源所在,具有鲜明的乡土性、区域性、纯粹性和传统性。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文化振兴,一方面在理论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当下我们谈乡村全面振兴,无论是乡村的经济生态发展还是治理重建,都离不开对乡村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因为乡村文化发展代表着乡村大众精神面貌的改善、思想道德觉悟的提升、文化精神生活的丰富充实和乡村治理的有序和谐,同时,乡村文化的发展繁荣还能提升乡村民众的生产生活智慧,启发他们的思维思想,带动乡村经济文化产业、乡村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协同发展繁荣。因而,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现实角度而言,乡村文化振兴都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智慧根基。改革开放至今,乡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文化的发展也迎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成果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我们需要对乡村文化进行重新整理、深度挖掘,促进再认识和再发展。

重塑乡村文化是基于当下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发展实际提出的必然举措。当下乡村文化振兴还缺乏科学有序的机制和策略,现实障碍和困境愈发显著。第一,很多乡村民众和相关人员存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误区和懈怠。由于整体上乡村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众对于当地乡村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准确,没有意识到乡村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主观地认为只有经济产业振兴了才能去谈文化振兴。同时,部分相关干部对于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也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重视,没有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当地优秀乡村文化的价值。第二,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和创新重塑缺乏强有力的人才理论支撑。近几年来乡村人才流失非常严重,乡村人口普遍老幼化,乡村文化发展缺乏高素质的、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相关人才引进难且缺乏专业的人才培养举措。同时,乡村文化重塑和振兴实践缺乏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导致当下乡村文化发展整体层次较低且质量不高。第三,乡村文化振兴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和资源条件不完备,专项资金保障工作也做得不够扎实,乡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传统单一的乡村文化思想教育流于形式,无法引起广大民众的思想共鸣和自觉参与。第四,在城市文化冲击下,乡村文化缺乏创新转化,没有实现与时俱进,无法有效激发和发挥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力量用于促进乡村全面发展。如此种种,导致当下乡村文化本身没有得到全面良好的挖掘利用和发展,乡村文化振兴也没有形成科学完备、切实可行的机制。因此,为了在新的阶段改变这种局面,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持动力,必须重塑乡村文化。

二、当下乡村文化重塑的路径思考

为了满足当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要求,必须尽快改变目前乡村文化发展建设停滞不前、质量不高的局面,完善和重塑乡村文化发展机制,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到思想,实现乡村文化突破性发展。

首先,必须重视强化思想意识引领和思维模式转变工作。文化发展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对于当下很多乡村群众中存在的文化发展意识淡薄的问题,相关部门和乡村干部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思想教育和文化宣传,通过定期召开村民会议和动员大会、举办村民教育大会、组织乡村文艺演出、扶持乡村文化传承人、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等方式,让群众在思想上认识到文化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认识到乡村本地文化的珍贵所在,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队伍和实践活动中去。

其次,乡村文化重塑,人才是关键。需要尽快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乡村文化发展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当下乡村青年人才流失严重和专业人才引进难的主要原因就是乡村客观物质条件较差,乡村文化经济价值没有凸显出来。因此,第一,要提高乡村人才引进的待遇条件,鼓励大学生和有经验的干部深入基层参与和指导乡村文化发展机制重塑工作;第二,要从源头上入手,重视培养乡村本地文化建设队伍,安排专家和有经验的干部对当地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和领导组织能力的村民代表或优秀干部进行专业培训,为乡村文化发展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素质、坚定意志的草根队伍;第三,定期面向全社会招募具有乡村文化情结和研究经验的志愿者进入乡村进行文化发展实践服务和科学理论观念宣传。

再次,乡村文化重塑的根本动力还在于乡村文化创新。乡村文化往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区域特征,因此,为了扩大乡村文化市场影响力,使得乡村文化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成为当代大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化,必须在保持乡村文化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科技手段对乡村乡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在乡村民间舞蹈音乐文化中加入广受年轻人喜爱的现代音乐元素,使其更加通俗易懂,符合大众艺术审美,并充分运用短视频平台和多媒体渠道对乡村文化进行广泛宣传,扩大优秀乡村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另外就是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当下乡村文化发展需要尽快形成地方特色和独特文化品牌,需要深入挖掘各地乡村文化自身独特魅力和价值,开发和创新文化产品,提高同类型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当代发展价值。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产业,增强乡村文化经济价值,以此也能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发展。

最后,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目标要求下,乡村文化重塑需要全面建立起现代化乡村文化治理和发展机制。一方面,要推进城乡协同一体化发展,努力构建城乡人才共育共享和文化发展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解决乡村文化繁荣发展面临的地域发展不平衡困境。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建立乡村文化博物馆、图书馆、体验馆,展示传承乡村文化的同时还能为村民学习新文化、掌握新理念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乡村文化发展需要重建发展创新机制,重塑当代乡风文明面貌,发挥好乡村文化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铸魂作用。

本文选自20221215《中国文化报》

添加时间:2023年3月7日 10:07

群文活动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