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暑期文化供给 精准服务青少年

上海长宁区:

创新暑期文化供给 精准服务青少年

 

面向小学生的撕纸、面塑非遗体验课,为初中、高中学生量身定制的昆曲、越剧鉴赏课,还有“跟着名师读经典”系列诵读指导讲座,以及老少咸宜的尤克里里、民族舞等课程,翻开上海市长宁区青少年艺术课堂直播季的课程表,精心制作的75节课程可谓创意满满……

在今年暑期,上海市长宁区文旅局携手区文明办、区教育局等部门以及相关文旅单位,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文化供给。其中,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积极策划举办了针对少年儿童的特色文化活动,并以志愿服务的方式让广大学生群体深度参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滋养。

 

云上相约

“艺术之夏”数字服务受欢迎

 

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授蛋雕、叶雕、面塑、撕纸等传统技艺;“云”赏越剧《梁祝》、京剧《智取威虎山》、昆曲《牡丹亭》,聆听艺术家讲述戏曲缘起、唱腔技巧;舞蹈、绘画、唱歌……艺术直播间里的少儿公益艺术培训课陪伴孩子欢乐一夏。

近日,长宁区推出“快乐暑假·云上相约”2022年长宁区青少年艺术课堂直播季,75节艺术课带孩子们一起度过“艺术之夏”。此次上线的75节艺术课程紧扣长宁区文化特色主题,均为自主原创的视频课程。

“此次活动由长宁区文旅局、区文明办、区教育局主办,由区图书馆、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区非遗保护中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承办,可以说是集合多家单位之力,携手承包孩子们的整个暑假,通过‘非遗在线、我是戏迷、少儿艺术、经典诵读’四大板块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课程辅导,相关课程还将延伸至2022年秋季。”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黄之琳介绍,所有课程在“上海文化云”和“文明长宁”两大平台免费直播。除非遗传承人、京剧昆曲名家与大家“云上见”外,直播间同时也是小型展览空间,引导青少年近距离体验艺术之美,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悟。

长宁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宁区正全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今年,多个企事业单位和机构携手打造云端艺术直播课,首次将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授课转为远程直播的授课形式,一改原先公益艺术培训须“秒杀”抢票的方式,并取消学员年龄限制,满足广大群众需求。

 

当好“馆员”

在志愿服务中增强对知识的渴求

 

“‘图丁’防疫监督员们,站在门口的第一道岗位前查看每一位进馆读者的体温状态,提醒大家戴好口罩……”近期,身着蓝色制服的“图丁”们活跃在各个岗位上,她们成为图书馆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在助力长宁区书香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让这个暑假缤纷多姿,极具文化韵味。

“为了丰富暑期文化供给,我们不断打破传统服务方式,通过有趣好玩、富有创意的活动带孩子们开启文化深度游,让孩子们当‘馆员’就是一项有益探索。”长宁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郭敏芬说。

长宁区图书馆天山馆“图丁”志愿者服务队于2016年成立,通过公开招募和与学校等社会机构协作等形式,形成了一批以社会爱心人士、基层党员、共建单位成员、在校学生为主的志愿者团队。近几年来,每年暑假,长宁区图书馆各个楼层内都能看到年轻的志愿者——市三女中“图丁志愿者”。他们经过系统培训后走上岗位,在图书馆里进行为期近两个月的志愿者实践活动。

“培训后,我们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有的做防疫监督员,有的做导读导引员,还有的做材料整理员。大家每天准时到图书馆报道,穿上蓝色的工作服,积极认真地完成图书馆安排的各项工作,也让自己在服务读者的同时获得精神的上满足。”来自市三女中的志愿者小苏说。

志愿者张涵韵表示:“参加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让我明白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意义,也提高了我的社交能力,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温暖。”

 

资源融合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

 

长宁区于2021年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我们在去年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与民俗文化中心两个文化馆合并的基础上,与合并后的区图书馆、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等单位联手合作,将‘长宁艺术大家进社区’‘传统戏曲进校园’和‘跟着大师读经典’等文化主题活动融合,更好、更便利地服务辖区居民。”黄之琳说。

同样,长宁区图书馆长期以来有效利用图书馆五楼青少年借阅区,作为区域内重要的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展各类阅读指导活动,引领青少年快乐阅读,这也使图书馆成为青少年学生重要的课外学习基地。

近3年来,天山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六六阅读小组的成员及他们同年级的同学每周都要来长宁区图书馆参加阅读活动。阅读时,同学们或俯首精读,或伏案疾书,或皱眉沉思,认真摘抄好句段落,写读后感……从老师、家长要求读到自觉阅读,同学们从中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感受到沉浸在图书馆与在家、在学校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长宁文旅行业要为长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的目标贡献文旅之力。”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剑伟表示,长宁要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落实2022年上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民艺术夜校”长宁分校,通过总分馆体系把更多文化项目延伸至商圈、楼宇、公园等更多的城市空间点位,完成智慧图书馆建设、文化馆数字化转型试点,打造“看得到、摸得到、用得到”的公共文化阵地,让公共文化供给更精准、更贴心。

本文选自2022年8月24日《中国文化报》

添加时间:2022年9月30日 15:05

群文活动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