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的艺术价值及其数字化时代的传承探究 ——以崇明谚语为例

谚语的艺术价值及其数字化时代的传承探究

——以崇明谚语为例

(孙菊)

 

摘  要:作为上海远郊的崇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的方言迥异于市区,产生的谚语诙谐、智慧,将哲理性、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方言色彩浓厚,地方特色鲜明。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正在创建世界级生态岛的崇明,使崇明谚语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语境中发挥独特的魅力,乃至进入国际的视野,是崇明方言学者值得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谚语  艺术价值  数字化时代的传承

 

谚语是人类语言中很有民族特色的形象生动的语汇成分,汇集了民间的智慧,流传于口头,被称为“民间格言”,是民族的珍宝,散发着地域文化的芬芳。它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在相宜的语境下使用,可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分量。我国的谚语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远在3000年前,谚语已被人们记载下来,《尚书》《左传》等先秦古籍中常引用的“古谚”、“ 俗谚”、“ 谜语”、“ 古语”等等,即是古代广泛流传于人们口头的谚语。

不同方言区域形成的谚语,仿佛土地向天空吐出的花朵,美丽又质朴。作为上海远郊的崇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的方言迥异于市区,却也绽放着诙谐智慧的魅力。崇明岛在长江入海口,自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626)聚沙成洲,经不断涨坍、垦拓、壮大,形成我国最大河口冲积岛,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早年间岛上的居民主要为来自太仓、常熟、句容等江南地区的渔民,后来也有一部分因避战乱而从北方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移民,来自各地的移民在长期艰苦的垦拓环境中逐渐相融,东南西北的方言在这里交融、酝酿繁衍,汇成了别具一格的交响,也形成了独特的崇明方言。在这同时,崇明岛人还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积累了许多为人处事、生产生活以及自然规律变化等方面的各种经验教训及规律,为使这些宝贵的经验代代相传,就逐渐形成了许多朗朗上口易于传诵的各种谚语、俗语,并形成了许多谚语的特殊形式——歇后语,用于警戒,劝讽教育后人以及在生产生活种应用的一种固定语句。2005起,崇明文化馆启动了大规模的民间文学普查工作,收集了近4000条流传于崇明的民间谚语,于2014年结集《崇明谚语·俗语·歇后语》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些谚语具有诗歌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将哲理性、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方言色彩浓厚,地方特色鲜明,探究其艺术价值主要有:

一、独特的语言特征

1、修辞美      

崇明谚语叙事、状物、抒情、生动活泼,趣味性强是通过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实现的。对那些不能够发生的稀罕事,崇明人说:“千年碰着海瞌目充(海瞌目充指海打瞌睡)”;说冬天的冷,崇明人说:“四九腊中心,冻断鼻梁筋”;说工作上难以解决的难点,崇明人说:“不会耕田望四方( 比喻要善于借鉴、学习他人所长)”;说那些制造飞短流长者,这样说:“朝南站着朝北话,下巴壳子跑邻舍(朝北话,即朝北说话;下巴壳子跑邻舍,即下巴跑到邻居家里去了)”;还有诸如:海再深有底,树数再高有根;港深有底,海阔有边;瘪稻碾勿出米,烂污泥上不了墙等……各种修辞手法灵活运用,更能精准的传情达意,富有极强的表现力,而崇明谚语的的特殊形式——歇后语,言简意赅,词约义丰,具有戏剧性,以及留白的效果,激起读者想象,表现了崇明人的机智和幽默,比如:毛豆子烧豆腐——一路货;坨子跌在埂岸上——两头落空;无病吃药——自讨苦吃;头发上贴膏药——毛病;60岁吹鼓手——嘴颌扁了(比喻要办成事太迟了);芥菜籽肚皮——小气(芥菜籽,比其他菜籽细小);比喻形象,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2、韵律美   

崇明谚语多为双句式谚语,句末押韵的字即韵脚都以崇明方言押韵,只有崇明方言来说才产生和谐的韵律节奏,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有如诗歌般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大多谚语将雅俗兼具的诗意和哲理结合,说来朗朗上口,易传易记。如:天上星星勿均匀,地上媳妇难做人;夏夜星密,明朝天热;游手好闲,倾家荡产;种田无利息,勿种无得吃;碗底圆,端别人家饭碗难。

3、方言美  

崇明话中有苏浙沪乃至华东及中国南北方言中的各种声音和语法,还保留了很多在别处已消失的古语和古音。不懂崇明方言的人很难理解其含义也无法应用,如:吃仔引线——话真(针)话(崇明人称缝衣针为引线);豆腐师傅捋苏牙——搭僵(浆)(崇明人称胡子为苏牙);寻媳妇嫁丫头——一进一出(崇明人称娶媳妇为寻媳妇,称女儿为丫头)。

二、蕴含的文化现象  

崇明谚语与崇明地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血肉相联的关系,包含了崇明丰富的物质文化,又蕴含了其深厚的精神文化现象。探索地域文化与谚语的密切关系,才能更好地继承发扬利用崇明谚语与崇明地域文化。谚语来源于民间,又被口口相传,这过程中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又有精神世界的产物,体现着地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休戚相关,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风貌。艺术源于劳动,方言文化也起源于劳动生产,崇明的谚语涉及天文地理自然规律、道德伦理、为人处世等方面。

(一)物质文化内涵

崇明岛处于长江口,三面临江一面临海,属亚热带气候,全年相对潮湿,夏季多有台风、暴雨、潮汛,称为“三兄弟”现象;冬季迷雾多,形成了独特的天文地理现象和自然环境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在生产生活中人们用大半辈子总结了播种、收割、养生、渔猎、气象预测等经验教训,形成的很多谚语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并广泛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

1、气象预测类

江南地区流传着一句民谚:“崇明人猜天,江西人识宝”,说的是崇明人在预测天气方面有独到的本领,人们根据天文时令(二十四节气)、气象(云、风、雨、雾、霜、电、露、晕、虹、霞)、太阳星星月亮、植物动物生物、潮候等特征,创造了很多实用性谚语,如:春秋无大雨,夏季定会多;春季冷得早,来年雨水少;冬天有浓霜,必有好太阳;六月十四夜暗暗,台风暴雨要乱窜;七月八月台风训汛,弟兄三个一起来(弟兄三个指风暴潮);七月勿发大,八月定发水;海潮响,发大风;海水黄牛叫,必有大雨到;浪头圆圆浪面高,及早调蓬赶回家;千军万马海潮响,海上就要大风荡。而气象谚语中可见崇明人对云的观察细致入微,对云的描摹俏皮形象,如:天上眉毛云,有风要来临;乌云打个洞,明朝晒得腰酸背痛;天上吊脚云,大雨要倾盆;天上豆荚云,地上晒煞人;天上出现鲤鱼斑,明日晒稻子勿用翻;日落马鬃云,半夜雷雨声。

2、生活类

生活类的谚语如万花筒,全方位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养生等方面。这些耳熟能详的谚语,成为后人康养、按时令收纳衣物的准则,如:吃仔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白露身勿露,当心着凉和泻肚;吃仔重阳糕,夏衣打成包;吃仔端阳粽,寒衣可收拢。

3、农副业类

早年崇明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还从事养殖业,靠人力和蓄力进行农事,因此总结出了种、收、养的时令,同时劝勉农人道法自然,遵农时、务农事,勤勉劳作,敬畏大自然,如:蚕豆要种得深,黄豆要种得浅;白露种草,寒露种麦;锄头耕得勤,棉花白如银;底肥要足,追肥要熟;冬牛要捂,春牛要露……很多农谚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知识,对于崇明地区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使劳动生产经验得以传承。

4、饮食文化特征

民以食为天,崇明人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崇明水洁、土净、风清,产生的各类食物绿色生态、鲜嫩糯香,别具风味,谚语中还有一些反映崇明特产的俗语,如:松江四鳃鲈为鲜,崇明老白酒酸甜;龙华桃子甜如蜜,崇明螃蟹味美鲜;秋风起,蟹脚痒;生吃螃蟹活吃虾;煮蟹勿等红,掀开锅盖就要动(比喻做事情太过急燥);秋九八月撑壳黄,巴掌着身也勿放(这里指秋九八月时崇明蟹开始肥壮,是较好的食用时间,味道鲜美,吃得打巴掌也不放);大麦黄小麦黄、蛸崎螃蟹撑壳黄(这里指麦子成熟时,崇明的螃蟹最肥壮,是鳗丽和蟹的最佳食用时间);西风爽,蟹脚痒,芦青脚旁虾筑墙(这里指西风起时,崇明的螃蟹多了,是较好的捕捉时间)。

(二)精神文化内涵

崇明因四面环水,较为封闭的环境和文化空间使农耕文化的痕迹相对较深,民风民俗古朴传统。崇明人敬畏自然,随沙洲坍涨而战风斗浪,不断迁移、修复、缔造家园,在这过程中,希望与绝望反复交替,培养了积极达观的生活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

1、修养类

谚语中劝诫勤俭持家的较多,这些谚语时刻提醒劳动人民在积极生产、创造财富的同时,也要养成节约的习惯,创造每好的生活,如:天上落金元宝,也要起得早;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人勤土变宝,人懒地长草。还有劝诫人们养心的也有很多,如:一天三大笑,好比吃补药;遇事勿发火,劳动勿过度;勿急勿燥,勿会显老。

2、社交类

崇明水系发达,河网众多,对外交通工具常用船,在渔猎、农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渔船有关、语意双关的喻理谚语,反映了崇明人的社交智慧和经验,如:行船看风头,听话听音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行船三人帮;做人肚量要大,行船缆绳要长;船头朝仔北,哪怕拆脱屋;行船江上走,莫恋浅滩头;行船就怕顶头风,碰人就怕讹诈凶。

三、崇明谚语使用现状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幽默风趣、喻理通俗、受众范围广的谚语依旧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被人们信手捏来说理、喻事、逗趣。有的谚语爱好者还会搜寻脑海中留存的谚语反复使用,营造轻松欢乐的社交氛围,但使用谚语的人多为“70后”之前的人群, “80后”之后人群鲜少有人使用。原因是“70”后之前的人群受宗族、家族、乡间年长者影响,从小浸淫在谚语的语境中,口口相传习得了谚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捷,宗族,家族结构的改变、缩小,加上普通话推广的影响,崇明谚语的语境也在萎缩;崇明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本地年轻人不断迁移出崇明岛,导致本地人口越来越少,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崇明谚语的代际传承出现了困境,在多元媒体的冲击下,一些古老的崇明谚语、俗语正在慢慢消失和被遗忘。

四、崇明谚语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承

2011523日,“沪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崇明天气谚语及应用”被列入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崇明俗语”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信号表明民间谚语的传承与保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怎样让崇明谚语流通,让传统文化的文脉更好延续?那就需要寻找新媒介,在创新中传承文化。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协作,多途径、多举措推进:

()谚语进校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脉需要从娃娃抓起,谚语作为方言的精华,需要年轻一代加入传承。可以在课堂上播撒先人的智慧,植入趣味因子,老师以听说为先导,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再用谚语编故事、写作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式有: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跨年级大带小合作等,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想象力、语言表达力和表演才能得到自由发展。

()谚语需表演

美国学者帕里·洛德的“表演中的创作”认为,口头传承的演述既是不同历史时期积淀而成的传统,也是在现实情境中不断表演中的创作。民间谚语在当代缺乏市场仅仅是一个表象,需要培养传承人、传诵者。可以通过他们互动交流,收集更多民间谚语。同时训练他们诵读表演,寻找传承平台、挖掘传承手段。比如:与科技相结合;利用网络影视广播以及动漫等打造成吸引各年龄层面、知识层次的受众的作品,再现这些承载着几千年历史文化,与人们生活、思维息息相关的民间瑰宝。

()制作谚语脱口秀综艺节目

组织文艺工作者围绕崇明谚语创作脱口秀节目,在重大节庆活动中,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等表演。同时可请专家学者客串节目、宣传解释谚语,扩大传播面,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让人们轻松愉快的触摸历史文化、民间智慧,加深对谚语的记忆,只有根植在思维中的谚语才能让人们在生活中脱口而出,这是谚语流传的根本。 

 

(四)将谚语打造成为文旅融合的品牌项目

 要使谚语立体化活态传承,打造成谚语抖音、动漫、影视广播、动画剪纸等多种形式送入景区,根据季节、气候等安排内容及表演形式以及室内外的表演区域。同时可以印成小册子、连环画等,以击鼓传花的形式让观众学说谚语,组织者引导其分类说谚语,如:天气类、动物类、饮食类等等,增强互动性体验感,增强景区吸引力。

()启动谚语数字化建档项目  

在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之外,探索一条数字化传承之路,需要不同专业背景和多学科之间通力合作。要进行谚语数字库建设,设置检索进行分类,如分成谚语:包括事理类、修养类、社交类、生活类、农副类、自然类;歇后语:喻理类、谐音类。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全面、完整地保存和再现传统文化提供了可能。将传统社区里通过口口相传得以传承的传统文化,逐步转移到网络空间,让网络社区与传统社区并列,使传播力量产生叠加效应。

结语:流传失散在民间的谚语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挖掘收集整理,这是当代中国语言学的历史使命,也是各地方言学者的重要使命。对崇明谚语而言,其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湮灭。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正在创建世界级生态岛的崇明,使崇明谚语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语境中发挥独特的魅力,乃至进入国际的视野,是崇明方言学者值得探究的课题。

作者:孙菊

参考文献:

1、《崇明天气谚语及其应用》秦卫堂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92月第一版。

2、《崇明谚语·俗语·歇后语》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中心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149月第一版

添加时间:2022年5月12日 15:05

群文活动

群文活动